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巨大便利、感受网络的“正能量”的同时,在保护公民隐私、维护网络安全、促进网络健康发展等方面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难题。网络本是人类生活、生产的工具,不应也不能成为一个“只要自由、不要约束”的王国,所以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开放的中国需要文明法治健康的网络世界

开放的中国需要文明法治健康的网络世界

网络世界不是法外之地。网上的言行也会有意无意触犯法律。因为,其对个人以及社会造成的伤害,也不是仅仅存在于虚拟世界当中。那些受到欺诈、侵权、攻击的受害者,痛苦并不比传统形式伤害减轻分毫。

开放的中国需要文明法治健康的网络世界,不管是监管部门还是广大网民,都应该珍惜这个平台。要求人人都用正确的方式说正确的话,是不现实的,但也应有法治意识,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这是必须的。因为不管是网上还是网下,这都是构建公序良俗的基础。

互联网信息办召开十八大网上新闻宣传工作经验交流会

互联网信息办召开十八大网上新闻宣传工作经验交流会

12月1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在北京召开党的十八大网上新闻宣传工作经验交流会。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外宣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主任王晨出席会议并讲话,要求认真总结今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期间网上新闻宣传工作经验,发扬成绩,乘势而上,不断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引向深入。

十八大期间,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充分发挥网络优势,综合运用互联网、微博客、手机媒体、移动智能终端等多种传播平台,以空前的规模、丰富的手段、宏大的气势,全方位、立体式报道十八大,全面展示大会盛况,深入解读十八大精神。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召开推动社交网络健康发展经验交流会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召开推动社交网络健康发展经验交流会

推动社交网络健康发展,要坚持重在建设,积极主动作为,做大做强主流舆论,以正面声音引领多元多样多变的网上舆论。要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善于发现和放大社交网络中的“美丽网事”、“点滴感动”,推出更多体现时代精神、引领道德风尚的“平凡英雄”,宣传“最美人物”、倡导“最美精神”,着力弘扬社会正气、培育文明新风。要主动谋划、主动宣传,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借助社交网络信息海量、传播快速的优势,将正面声音广而告之、传之于众,形成正面宣传的强大声势。要积极发展政务微博,目前我国政务微博认证账号总量已近8万个,这是开展网上舆论引导的重要力量。

整治网络问题

个人信息泄露 网络是重灾区

通过网络买卖个人信息、诈骗、侵犯隐私、散布谣言甚至人身攻击,不仅危害了国家信息安全,影响社会安定,也为公众带来巨大困扰。

2012年3月15日,上海公安机关在办理一起信用卡诈骗案时发现,犯罪嫌疑人用于作案的大量公民个人信息均购于互联网,由此发现一个非法出售个人信息的犯罪群体。办案民警通过追踪定位,查明有大量的公民个人信息、机动车主信息、学生学籍信息及大量企业信息等被非法销售。通过网络以每份60元—200元不等的价格买进,再以150元—300元的价格贩卖给下家,嫌疑人从中获取非法利益。

个人信息泄露 网络是重灾区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坚决整治网上淫秽色情信息

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了解到,在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传播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中,已查处互联网企业287家,公安机关共破获淫秽色情案件2446起,查处违法犯罪分子2836人,打掉网络淫秽色情犯罪团伙41个。

这次专项行动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共接到各类公众举报信息46万余件次,公安机关报警网站、网上“虚拟岗亭”受理群众举报1.9万余件次。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坚决整治网上淫秽色情信息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再次查处一批敲诈勒索网站

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获悉,一批敲诈勒索网站和假冒教育机构、新闻媒体网站及微博客账号最近被查处关闭。

在这些被查处关闭的网站、微博客账号中,有“中国反腐报道网”、“中华新闻维权网”等14家招摇撞骗、敲诈勒索网站,有“中南大学网”、“参考之家”等21家假冒教育机构、新闻媒体的网站,以及假冒“CCTV焦点访谈”和知名媒体人士、知名节目主持人名义开设的虚假微博客账号4000多个。一批违法违规人员包括从事非法公关人员已涉嫌刑事犯罪,正接受执法机关调查。今年以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已累计查处关闭敲诈勒索网站130多家。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再次查处一批敲诈勒索网站

湖南动态

湖南高速举行“网络纳言献策”总结座谈会

湖南高速举行“网络纳言献策”总结座谈会

12月10日上午,为更好地汇集民智、集思广益,省高管局与红网联合启动“湖南高速网络纳言献策”活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了解人民大众各方面的诉求。

在为期两个月的活动中,“湖南高速网络纳言献策”红网论坛专版点击量达137万次,收到来自社会各个领域的信函、电子邮件、短信、建议1500多条。

湖南首届网络文化节6日开幕 13项活动精彩纷呈

湖南首届网络文化节6日开幕 13项活动精彩纷呈

在刚刚过去的二十一世纪头一个十年,最大程度改变人们生活的就是网络,它正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愈加精彩。网上学习、网上购物、网上销售、网上创业、网上办公、网上游戏娱乐、网上传达社情民意……。网络,给了每一个普通人实现梦想的平台。

叶梦:我成了微博控

邓飞:网络,改变中国公益模式

易鹏:更多的新方式来记录瞬间的灵感

湖南首届网络知识抢答赛4天参加总人数突破10万

湖南首届网络知识抢答赛4天参加总人数突破10万

为了普及宣传网络知识,湖南省举行了首届网络知识抢答赛开赛4天来,共吸引超过10万人次网友参与“线上抢答”,其中单日最高参与达到3万人次。

经过4天的激烈角逐,“siweitang”、“@橘子洲”、“白至”等网络知识达人,分别成为单日抢答赛冠军,除了获得“网络百事通”荣誉称号与500元现金奖励,还有机会参加网络知识抢答赛总决赛,挑战由省委宣传部、省委网宣办、红网领导代表颁发的万元大奖。

媒体声音

新华网评:织好保护个人信息的“法网”

买了新房,装修公司电话就“接踵而至”;孩子还未出生,手机已被奶粉推销电话打爆……这样的公民个人信息是怎样泄露出去的?对此类问题寻根究底的同时,网络个人信息安全的问题也暴露在公众面前,如何保护好此类信息,是全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

事实上,随着网络成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之而来的,与现实世界相类似的各种特征也越来越多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比如说网络犯罪、网络欺诈、垃圾信息、黑客攻击、侵犯个人隐私和网络恐怖主义等越来越多的网络犯罪行为不断出现,其危害对象已经不仅仅是个人,甚至已发展到严重影响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安全的程度。对此,唯有织好网络个人信息安全的“法网”,才能促进互联网的健康发展。

新华网评:织好保护个人信息的“法网”

人民网评:网络“正能量”持续释放离不开法治护航

纵观2012网络风云,毋庸置疑,互联网已经成为释放中国社会“正能量”的一个重要平台。无论是突发灾难中的守望相助,还是公益行动中的慷慨解囊;无论是网络问政中的良性互动,还是微博反腐中的锲而不舍,这种“正能量”在一系列网络事件中得到施展和印证。

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巨大便利、感受网络的“正能量”的同时,在保护公民隐私、维护网络安全、促进网络健康发展等方面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难题。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虚拟社会与现实世界一样,要遵守法律法规约束;网络“正能量”的持续释放,更是离不开法治护航。

人民网评:网络“正能量”持续释放离不开法治护航

光明网评:要为网络世界设定法治底线

社会生活有边界,网络世界有底线。虚拟的互联网,不能跳脱公序良俗的规制。这个道理并不复杂:网络本就是人类生活、生产的工具,网络活动本身即是社会生活的投射,不应也不能成为一个“只要自由、不要约束”的王国。以法律规范网络生活,既是对网民权益的保护,更是网络自治的前提。毕竟,网络从来就不是“法外之地”。

光明网评:要为网络世界设定法治底线

世界形势

一些发达国家正在助长互联网上的弱肉强食

一些发达国家正在助长互联网上的弱肉强食

国际电信联盟的多哈会议上,一些发达国家又一次绑架了国际电信联盟和全球网民。由俄罗斯、一些阿拉伯国家联合提出的加强互联网法治进程的提议,遭到一些发达国家的反对,最终搁浅。国际电信联盟,这个联合国授权的通讯管理机构,在保护全球网民的合法权益面前,再一次面临无所作为的尴尬局面。

面对互联网上弱肉强食的现状,如果还是高呼“自治”,那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为了自身的私利、置全球广大网民的权益于不顾的自私行为了。

谷歌因侵犯用户隐私遭美政府重罚2250万美元 创史上最高

谷歌因侵犯用户隐私遭美政府重罚2250万美元 创史上最高

2012年年初,谷歌公司被爆借助苹果公司Safari浏览器的漏洞,绕过该浏览器的隐私设定,追踪用户的上网习惯。随后,FTC对谷歌侵权一事展开了调查。

11月16日,旧金山地方法院法官伊尔斯顿为这一事件举行了听证会,在听取各方的最后陈述之后决定,驳回“消费者监察”机构的请求,批准FTC此前做出的对谷歌处罚2250万美元的罚款的决定。

俄“网络黑名单法”七成民众支持 认可网络监督

俄“网络黑名单法”七成民众支持 认可网络监督

俄罗斯网络审查法于11月1日零时正式生效,非法网络信息举报网站正式开通。俄国际文传电讯社称,20小时内,该网站收到3400余条举报信息,当天有6个含儿童色情内容的网站已被列入“违禁信息统一清单”。俄反对派对这一法案表示担忧,“这有可能成为相关部门镇压持不同政见者的工具”。不过,全俄民意调查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73%的俄罗斯人对“网络黑名单法”表示支持。俄罗斯社会院成员普列谢耶娃称法案来得十分及时,“民众热烈欢迎网络黑名单法,并做好准备与相关部门一起共同对网络进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