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湘游·诗词湖南 | 常德这座名山,见证了李白的愁绪,引出过刘禹锡的豪情……

2020-04-24 阅读数 19299

8d9c00aebe5eed8bd9b3cf00e96b47d4@100Q_680w

被疫情压抑多日的旅游消费已经唤醒,让旅游市场重新焕发活力的回暖升温之旅正在启程。经历过疫情的我们必将更加坚韧强大,五一节即将来临,跟着今日女报/旅行杂志记者一起,跟随历代文人们的脚步,去常德寻访一场世外桃源式的旅行吧。


武陵故郡,常德新市,集山川之形胜,乃文人之渊薮。

唐代常德,曾被唤作朗州、武陵、鼎州。一篇《桃花源记》,赋予其“世外桃源”、“福地洞天” 的美誉。刘禹锡被贬朗州、李白二次游历鼎州、澧县旷达诗人李群玉的故乡情节,如此般镌刻于历史中的古唐风韵,为如今的常德增添诸多想象空间。唐诗中的常德,既高雅又壮烈,有仕途的不遇,也有沿路的佳景。文人墨客常奔赴于此,谱写下潇湘大地最华美的诗歌篇章。

李白在常德

青年李白在游历了襄阳、汉口之后,来到常德的沧水驿(古时的官办接待处)。当时的李白,在追寻人生理想的道路上颇受挫折,满腹心事。傍晚时分,他迎着夕阳登上驿站高楼,只见沅江在眼下静静流过,在地上划了个大弧,远处平原之上,丛林莽莽,夕烟笼罩,太阳山矗立于眼前,突兀却呼应,给满是心事的李白更添了几缕愁绪,于是他提笔在墙上写下一阕《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无奈此时身边没有知己把酒相谈,独自游历,美景与愁情只能埋藏于心底,一起被藏起来的还有这首词。直到宋朝,《 菩萨蛮》才被北宋僧人文莹所发现,其所著的《湘山野录》内记载:“此词不知何人写在鼎州沧水驿楼,复不知何人所撰。魏道辅泰见而爱之,后至长沙得古集于曾子宣内翰家,乃知李白所作。”

常德对李白来说,是一处伤心之地。待到再来常德时,李白已是戴罪之身。早年因糊里糊涂卷入李氏政权内部斗争,成为囚犯,在流放到夜郎的路上经过常德心里无限酸楚的李白走到木瓜山下,面对尚未熟透、味道较酸的木瓜更不是滋味,作了一首《望木瓜山》:

早起见日出,暮见栖鸟还。客心自酸楚,况对木瓜山。

大概是因为名人效应,此后百姓争相前往。晚清诗人、书画家何绍基慕名游览,也作同名诗一首。如今的木瓜山已无从考究,但太阳山却一直在,陪常德这座古城走了数千年,历经万千后愈发妖娆神秘。

 

刘禹锡六上太阳山

柳叶湖北岸,太阳山之上,曾经的佛、道教在此长驻,她是武陵山脉向东延伸到最后的一座高峰。这里时常云封雾锁,透着一股仙味儿,沅江、灃水在她左右相随,流向十里开外。从远处眺望,太阳山上接蓝天,下连碧水,山水相映成趣,奇峰绿荫之巅一片姹紫嫣红,独立峰顶环视,常德市区一览无遗。

 

曾经的太阳山上寺庙林立,一片佛光润苍生。引动十方众信皈依,四众弟子朝拜,文人墨客,拜佛游山,川流不息。

刘禹锡喜欢太阳山,常德人众所周知。在常德的数载,刘司马曾六上太阳山,陶醉于山景寺貌,诗兴大发,挥毫赋诗日:汉家都尉旧征南,血含如今配此山。曲盖幽深苍松下,洞萧愁绝翠屏间。荆巫脉脉传神话,野老娑娑起醉颜。日落风尘庙门外,几人能踏竹歌还。

刘禹锡笔下诠释的太阳山,充满了别样的豪情。

太阳山的艺术魅力

太阳山山腰被装点上各式各样的奇山异石,用原生石垒砌的盘古坐像活灵活现,小碎石在其中组合成各种图形,像一座文化艺术的宝库。在接近山顶的路上,一旁的石壁刻上了一幅幅中国远古先民的图腾,形成了500多米长的艺术长廊。

 

更有趣的是东麓峭壁上,一座面积达一万八千平方米的酷似原始人头像的石雕。巨大的面部之,上,是一双硕大的眼睛。有高耸的鼻梁,有神似的嘴唇,有略凸于峭壁的下颌,栩栩如生似人在远眺。经过国内各方-流专家考研论证,被命名为年代最久远的楚人祭祀天然太阳神像。《常德史志》记载,在汉初的太阳山就修起了阳山庙,供奉朝廷赐封的太阳神。人们世世代代顶礼膜拜,香火极盛。这面绝壁上的太阳神,也将人性化展示太阳神东君的正直、勇武、刚强、豪迈、多情。

这便是太阳山的文化。古代的常德,因古老神秘的太阳山而占尽了风流。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栩栩如生的雕塑原石,让你触摸到了大山的气息。一边是石雕艺术,一边是自然生态, 太阳山的多元化融合,是她真正的艺术魅力所在。

 

万户砧声水国秋,凉风吹起故乡愁。


出品:今日女报/旅行杂志/凤网

编辑:栖栖


603288610e46443dc2b093258146f8a1@100Q_680w.png

相关推荐